发布时间:2010-01-14 共8页
承诺的撤回有严格的限制。首先,在形式上,只有以书面通知形式作出的承诺才有可能撤回,而对于口头形式的承诺是无法撤回的,这是因为口头形式的承诺一经作出,就因即刻到达要约人而生效,所以口头承诺是不能撤回的。其次,在时间上,承诺的撤回只能在承诺生效前作出,即撤回承诺的通知必须先于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或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只有这样才能取消承诺的效力或使承诺的效力不发生。
四、缔约过失责任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因一方当事人的过失给对方造成损失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我国《合同法》第42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根据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缔约过失责任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缔约过失责任是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产生的责任与违约责任不同,违约责任发生在合同成立之后,是一方当事人违反了合同义务所应承担的责任。而缔约过失责任则是发生在合同成立之前,是在合同订立中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造成他方损失而应承担的责任。
2.缔约过失责任是一方当事人违反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 的义务的责任缔约过失责任是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的责任,由于合同没有成立,所以当事人之间还不存在合同义务。但是,并不是说缔约人不负任何义务。在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双方都负有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应负有的法定义务,如诚实、保密等。如果一方违反这些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就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3.缔约过失责任是对信赖利益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所谓信赖利益的损失是指缔约人一方因信赖合同能够成立或有效而为履行该合同进行了必要的准备,并已经有费用的支出,但由于缔约对方的过错使合同不能成立或无效,由此所蒙受的经济上的不利益。因另一方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使所支付的费用不能得到补偿而受到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承担赔偿责任。
(二)应负缔约过失责任的几种行为
根据《合同法》第42条、第43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负缔约过失责任: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所谓“恶意”是指假借磋商、谈判而故意给对方造成损失。受害方要求对方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时,有义务证明对方具有恶意。
2.故意隐瞒与缔约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应本着诚实信用原则,履行重要事实的告知义务。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包括:缔约人的财产状况、履行债务的能力、标的物的瑕疵及性能和使用方法等情况。当事人违反告知义务,给另一方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负责赔偿。
3.违反保密义务缔约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有可能接触到对方的商业秘密,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应当严格保守对方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不得泄露或不正当使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4.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第二节合同的效力
一、合同生效概述
(一)概念
合同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了一定的法律效力。《合同法》第8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我们说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并不等于说合同就是法律。合同和法律都是具有约束力的,但是法律的约束力是具有普遍性的,而合同的约束力只发生在合同当事人之间。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可见,合同虽然是当事人之间的合意,但其法律约束力不是由当事人的意志所决定,而是法律所赋予的。
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意味着:合同一经成立,当事人就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在合同当事人之间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上,权利人享有请求和接受义务人履行合同义务的权利,其中包括请求法院强制执行的权利,在对方违约时获得补救的权利等。而在义务方面,义务人必须按照约定切实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当事人拒绝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义务人所承担的义务和违约责任具有法律的强制,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的。
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只发生在合同当事人之间,意味着由合同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只有合同当事人才能享有和承担,而合同以外的第二;人并不能成为合同的权利人或义务人。除此以外,合同的法律效力还表明其具有对外的对抗效力。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只有依法成立的合同才能具有法律效力,所谓依法成立,是指合同的成立应符合法律所规定的有效条件,合同的有效条件与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是基本一致的,有关这方面的详细内容,见本书第五章第四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条件。
(二)合同生效的时间
《合同法》关于合同的生效时间的规定,主要有三个方面: